查看原文
其他

《浣溪沙·身向云山那畔行》纳兰容若

请点击关注➤ 综艺大观园 2021-07-31



浣溪沙·身向云山那畔行

纳兰容若

身向云山那畔行。

北风吹断马嘶声。

深秋远塞若为情。

一抹晚烟荒戍垒,

半竿斜日旧关城。

古今幽恨几时平。


朋友你好,在之前的节目中,我已经跟大家分享过三首《浣溪沙》,它们有的追忆生死相隔的恋情,有的讲述心有灵犀的知己默契,还有的书写相守却意难平的隐忧,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这首《浣溪沙》,则又有一番意味:

 

身向云山那畔行,北风吹断马嘶声,深秋远塞若为情!


一抹晚烟荒戍垒,半杆斜日旧关城。古今幽恨几时平!

 

起句读到“身向云山那畔行”,不知道朋友们是否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。再仔细一想,没错,熟悉纳兰词的朋友会想起他还有一句“身向榆关那畔行”,来自那首著名的《长相思》:

 

山一程,水一程,身向榆关那畔行。夜深千帐灯。

风一更,雪一更,聒碎乡心梦不成。故园无此声。

 

查阅纳兰词的各种注本,我们会发现,“榆关”明确地指山海关,而“云山”所指则众说纷纭。有说那是一座高耸入云之山的,有说山顶白雪皑皑像云的,还有说是没有具体所指的某座山的名字……在我看来,这“云山”与“榆关”,就像前面所讲的“萧寺”与“双林禅院”一样,一虚一实间互相呼唤、映照,扩充了两个文本原有的深度与广度。

 

无论你最先读到的是哪一首,当你读到第二首的时候,必然会在“恰似故人来”的奇妙感觉中,渐渐清晰地想起另一首词所蕴含的全部意味。那就像是普鲁斯特《追忆似水年华》里的感觉,深夜醒来,不知身在何处,而后在周围事物的轮廓中渐渐记起今夕何夕,斯人何人。

 

所以,读到“身向云山那畔行”,你会记起这急匆匆突如其来的话语前有“山一程,水一程”的风餐露宿。此外,放到京城市井之中,即使再热闹繁华,马如果突然那么嘶叫一声,必然会惊到一群人。但此时此刻,“北风吹断马嘶声”,风声竟能把那么高亢的马叫声给掩盖,可见“聒碎乡心”的风雪中潜藏着多么强大的力度。

 

江南杏花春雨里是淑女曲曲折折的幽情,所以情藏在景中,越隐越好。塞北秋风烈马锻造的是西北汉子粗犷的性情,风雪如此直接,内心的情绪又何须隐瞒。所以,行文至此,“深秋远塞若为情”直抒胸臆,点明了时间地点情绪。“若为”是“怎为”的意思,翻译过来就是:这深秋的边塞令人情何以堪。

 

此时此刻,充斥容若心中的不只是一种情绪,而是百感交集,到了难以承受的境地。这些情绪中有什么呢?从《长相思》里自然可以看出明确的思乡之情,但这深秋远塞之情仅仅止步于乡愁吗?恐怕不是,我们再看下文。

 

一抹晚烟荒戍垒,半杆斜日旧关城。

 

这两句词的结构很有意思。我们可以将它看作四个景物直接放在一起的组合,就是:一抹晚烟、荒凉的戍垒、半杆斜日、陈旧的关城。此时此刻,“荒”和“旧”做了修饰“戍垒”和“关城”的形容词,于是句子结构就像马致远的那句“枯藤老树昏鸦,小桥流水人家,古道西风瘦马”,全是一个色调景物的不断累积,压得你喘不过气来,秋的荒凉落寞、历史兴亡之感,就那样自然而然地袭来了。

 

当然,我们也可以把“荒”和“旧”看作两个动词,即:一抹晚烟使戍垒更显荒凉,半杆斜日给关城加上了泛黄、陈旧的色调。当然,我们如此解读不一定是词人的原意,词人原意如何,已经不得而知。

 

在文学批评里一直有以文本和读者为中心的文本解读方式。文本中心主义者认为一个文本一旦脱离了作者,它就获得了自由,其全部意义就在于对文本细致的分析。读者中心主义者则认为,读者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挖掘文本的意义,作者的本义未必如此,但读者的理解却可以如此。

 

所以,我们不妨将这两句词的两种结构方式保留。这样一来,我们会发现,下半阙不必像上半阙那样借助另一个文本,也能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深广度。

 

行文最后,受塞北豪迈之气感染的容若又一次直抒胸臆。当他喊出“古今幽恨几时平”,我们开始明白,“深秋远塞若为情”中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的情,更是沧海桑田,古往今来道不尽的兴亡之感。

 

一个朝代在历史长河中不过白驹过隙,相形之下,渺小的个人在历史中更是微若尘埃。一粒粒尘埃值得用自己卑微的生命去让那白驹一现吗?白驹尚且只能有那一眨眼的显现,古来埋葬在沙漠中的白骨,他们心中曾经有过的喜怒忧思悲恐惊,又会有谁去关注、去知晓呢?

 

好,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,祝你晚安。


图文来源于网络,若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